被误解的维生素AD,到底该不该给宝宝吃?
2018-04-17 中国婴童招商网-专业的母婴用品网,专注于孕婴童招商/婴幼儿用品代理/母婴店加盟(焦点孕婴童网)手机版
让我们再来看看:有不少年轻的爸妈不了解鱼肝油的正确服用方法及作用,误以为“洋品牌、营养品”就是好的,也更信奉“药补不如食补”、“是药三分毒”的错误观念。这类产品营养成份含量可能远远高于或低于标示量,因为国家不会对其进行严格的检测和监督,更有可能因其来自于深海鱼类而导致重金属超标。还有一类家长认为鱼肝油吃不吃都无所谓,孩子照样生长。其实不然,尤其在冬季,整天不见阳光的屋子里,加之全国各地雾霾天气加重,很多家长意识不到给孩子适当补充维生素AD和钙制剂的重要性,结果使孩子出现头颅方形,胸廓变形,四肢曲折等骨骼的改变,甚至得了佝偻病,同时抗感染能力也大大下降,感冒、拉肚子问题频现。
据相关调查显示[1]:中国整体0-6岁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不容乐观,维生素A缺乏率为11.7%,亚临床缺乏率为39.2%,合计超过半数存在维生素A摄入不足的情况,而6个月以内的小婴儿缺乏率更高。由于我国儿童保健工作的深入开展,佝偻病的发病率呈现下降趋势,但目前的发病率仍高达25%,偏远山村发病率更高。因此,新生儿出生第15天起,医生会建议我们给孩子常规补充维生素AD滴剂,就是这个道理。而《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2]中的标准明确指出:推荐每日维生素A补充量为1500-2000IU,推荐维生素D每天补充400-800IU。因此即使宝宝目前并不缺乏维生素AD,也应进行适量补充。
但是,由于目前鱼肝油市场鱼龙混杂,不少父母也不知道如何辨认哪些是安全的鱼肝油产品,虽然每天在给宝宝补充鱼肝油,但是因为质量参差不齐,也让不少父母头疼不已。其实,给宝宝服食鱼肝油的目的还是为了为其补充每日必须的维生素A和D,因此更建议家长们选择有国药准字,有“OTC”药品标记的维生素AD产品,它们相比与目前鱼龙混杂的鱼肝油产品更安全,更健康!
[1]《中国六岁以下儿童维生素A缺乏情况调查》由首都儿科研究所发起,《中华预防医学杂志》2002年,第5期。
[2]《中国国家处方集(儿童版)》于2012年6月1日正式面世。2011年3月,卫生部医政司委托《中国国家处方集》编委会办公室,组织全国150余名儿科著名医药学专家开始编写该处方集的化学药品与生物制品儿童版。
专家建议:
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专业研究生;中医世家。毕业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农业大学食品营养专业研究生;中医世家。曾师从中国名医祝谌予鲍友麟及李乾构教授学习,取得劳动部颁发的公共营养师高级培训师的资格证书;已取得劳动部颁发的高级公共营养师的资格证书;中式高级烹调师(国家);现任中国药膳研究会理事、中国药膳研究会专业制作委员会副秘书长。
0-3岁的婴幼儿由于饮食较单一、户外活动少、生长发育快,加之现在的雾霾等污染加重,这个阶段更容易出现维生素AD摄入不足问题,是维生素AD缺乏的高发阶段,而且母乳中维生素D的含量非常低,不足以满足宝宝健康生长发育的需要,对于年幼的宝宝来说,鱼肝油是必须服用的。而在选择维生素AD是,首先要看含量,维生素AD的比例为3:1最佳,维生素A的含量在1500-2000国际单位,维生素D的含量在400-800国际单位,是最适合宝宝的预防剂量。由于传统鱼肝油存在着一些弊端,随着先进制药工业的发展,已逐渐被维生素AD滴剂(胶囊型)所取代,但鱼肝油的这个叫法一直被沿用至今。目前,鱼肝油市场鱼龙混杂,在某种程度上误导消费者,建议妈妈们在购买时一定要选择标有国药准字,有“OTC”药品标记的产品。另外,最好选择不透明的经过遮光处理的维生素AD制剂,以避免紫外线照射后维生素AD氧化失效,从而确保效果。对妈妈来说,走出补充维生素AD的误区,选择带有国药准字号的维生素AD滴剂,才是正确的做法。返回焦点婴童网(原中国婴童招商网)首页
上一篇:鱼肝油到底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