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利蒙牛上半年“打平”:卢敏放显然要比潘刚更辛苦
2020-02-25 中国婴童招商网-专业的母婴用品网,专注于孕婴童招商/婴幼儿用品代理/母婴店加盟(焦点孕婴童网)手机版
从表面数字来看,按照最近五年乳业双雄的发展节奏来看,刚刚过去的这半年,蒙牛已经从“抛锚”状态逐渐调回正常轨道;而伊利呢,也从去年的短暂故意放慢,开始了稳健且又强劲的推进,因为他们对标的还是全球排在前面的那7个乳业巨头。
一,同样跑半程,卢敏放要比潘刚更辛苦。
去年中秋之夜,卢敏放正式接管蒙牛,因此,去年的年度业绩并没有真正展现他的实力,因为留给他的时间只有三个多月,职务衔接完,他对蒙牛整体业务熟悉适应了,也到年底了。
今年上半年,是真正属于卢敏放带领蒙牛奔跑的半年,尽管前任遗留下来的历史问题和沉重包袱仍需要继续彻底清理,但这份半年报多少还是展现了卢敏放的能力。因为,内外压力越大,越是体现职业经理人实力水平的时候。
纵观卢敏放上任以来的11个月零15天的表现,可谓相当务实,勤奋,不畏难,敢闯敢拼。或许,这正是大股东中粮信任他的主要因素,同时,业界也因此对他和蒙牛刮目相看,着实不好对付!
半年报只是一个结果,为了给股东和投资者一个完美答卷,潘刚和卢敏放要带领团队努力奔跑,但上半年,卢显然要付出更多的汗水。
现代牧业的增控和整合,品牌体系树立,市场交接等等,目前还在进行中;正值奶粉配方注册制的过渡期,也是蒙牛旗下奶粉板块长远发展的关键期,雅士利、蒙牛、多美滋和施恩四个品牌,上半年在努力构建差异化模式和布局,体系化运作和推进是当前和今后的重要工作。
可以说,伊利和蒙牛不同的增长模式决定了双方领导人的辛苦程度,潘刚集中精力把伊利做好就够了,但卢敏放则既要搞好蒙牛,又要兼顾现代牧业和雅士利。
如果把双方的秘书叫到一起,把两位老总的上半年行程表做一下对比,卢敏放的那份行程表应该更密集,加班时间也应该是最长的。
二,伊利蒙牛市场竞争主要在“高端”。
伊利和蒙牛上半年均有创新,因为无创新不发展,尤其值得关注的是,伊利上半年对安慕希常温酸奶做了“包装”和“口味”的创新升级。在大城市乃至农村超市,安慕希新包装都显得标新立异,可以说是对传统常温酸奶内容形式的一种颠覆。
蒙牛上半年推出了特仑苏酸奶,同时力推老酸奶,不仅形成一套高中低价位、常温低温并驾齐驱的酸奶体系,同时还构建了特仑苏品牌家族,特仑苏已经从白奶延伸到了酸奶,未来是否推出特仑苏乳饮料和特仑苏雪糕,有待观察。
然而,创新是为了差异化竞争,而取胜的关键还是在高端品类上。
财报里,伊利把“高端产品”称之为“重点产品”,上半年,伊利实施聚焦精准营销,“金典”“安慕希”“畅轻”“每益添”“Joy Day”“金领冠”“巧乐兹”“甄稀”重点产品系列的销售收入同比增长近31%。
蒙牛方面,新产品特仑苏酸奶、现代牧业鲜语等都聚焦高端,纯甄持续创新营销,未来星全面升级产品配方,优益C针对专业乳酸菌市场推出LC-37,力推高端冰淇淋品牌蒂兰圣雪,等等,在卢敏放看来,高端乳品市场空间还很广阔,而蒙牛接下来将持续发力高端市场。
三,奶源布局悄然升级。
今年上半年在多个场合,卢敏放都强调了蒙牛的国际化奶源布局,除了在国内拥有现代牧业、富源牧业两个规模化奶源外,公司还在新西兰建立特仑苏专属牧场。
半年报的开头,蒙牛方面就介绍,持续整合上下游供应链资源,通过增持现代牧业确保奶源供应的优质稳定,同时积极在海外拓展奶源地,多样化奶源布局。
事实上,自2014年中国原奶市场从峰值逐渐陷入低谷以来,国内上游奶牛养殖企业和下游乳品加工企业都在反思一件事:今后如何对抗行业周期性风险。
日前,中国奶业协会领导在北京接见了新西兰奶业协会的考察团,这也是中国奶业协会近年来少有的一次大型、正式的国际交流,因为明白人都清楚,是时候敞开胸怀,接纳这个时间,融入这个世界了。
因为,不管怎样,在市场经济环境下,国际资源早已犹如一股洪水,勇猛地奔袭过来了。如何取长补短,发挥中国奶业的本土优势,是奶业全球化时代的重大课题。
对乳品加工企业而言,如何让全球优质资源为中国市场服务,是从企业战略和消费者需求角度出发的一个“命”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