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宝独立吃饭黄金期,家长们别错过
2020-05-06 中国婴童招商网-专业的母婴用品网,专注于孕婴童招商/婴幼儿用品代理/母婴店加盟(焦点孕婴童网)手机版
很多家长抱怨孩子都五六岁了,还不能独立吃饭,要一口一口地喂。其实,宝宝很早就开始想要学吃饭,只不过家长忽略了这段黄金时期。
所谓黄金期,是多数孩子发育的平均时间段,只是一个建议,不能绝对照搬;每一个孩子都是一个特殊的个体,发育有早有晚,妈妈应当根据自己孩子的发育情况选择个性化的喂养时机。要培养宝宝独立吃饭,需要妈妈仔细观察和耐心。
萌芽期
即宝宝开始对餐具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参考时间:10个月)
宝宝总想自己动手,喜欢摆弄餐具,而且每次喂饭他都喜欢来抢夺你手中的餐具,这正是训练宝宝自己进餐的好时机。
对食物的自主选择和自己进餐,是宝宝早期个性形成的一个标志,而且对锻炼协调能力和自立性很有帮助。
建议:
妈妈可以准备两把汤匙,一把给宝宝,另一把自己拿着,让宝宝既可以练习用汤匙或者比划比划,又不耽误把宝宝喂饱。如果宝宝总喜欢抢着拿匙的话,这时的宝宝一般不会来挖碗里的食物,而是拿着餐具高兴地敲敲打打,对吃饭也更加有了兴趣;
黄金期
宝宝满周岁后,就是让孩子自食其饭的实际诱导期
(参考时间:12-18个月)
这个时期,宝宝的手、眼协调能力迅速发展,若给予适当的诱导,则会有事半功倍的成效。
所以家长千万不要因为这样那样的顾虑和担忧而扼杀了宝宝自主自立学吃饭的小突破。放手让宝宝自己尝试吧,尤其是出现以下迹象时,家长就可以着手教宝宝学习吃饭了。如:
宝宝吃饭的时候喜欢手里抓着饭;
已经会用杯子喝水了;
当勺子里的饭快掉下来的时候,宝宝会主动去舔勺子。
建议:
1岁宝宝吃饭时往往喜欢用手抓,家长不要过于纠正这样“没规矩”的动作。因为宝宝用手拿、用手抓,就可以掌握食物的形状和特性。通过这样反复“亲手”接触,宝宝对食物才会越来越熟悉,将来就不太可能挑食;
家长不要因为怕宝宝“捣乱”而剥夺了宝宝自己吃饭的权利,可以用一个小碟盛上适合宝宝吃的各种饭菜,让宝宝尽情地用手或用勺喂自己,即使吃得一塌糊涂也无所谓。
巩固期
培养孩子良好的进餐习惯
(参考时间:2-3岁)
2岁左右的宝宝,动手的愿望很强,勇气也是大大的。看着爸爸妈妈一筷子一筷子地往嘴里送,自己也不甘示弱,不满足“饭来张口”的吃饭方式。性急的宝宝还会小手不停地动,急着抢家人手里的筷子和勺,在餐桌上一试身手。
阻止宝宝还是鼓励宝宝,是决定宝宝未来吃饭好与不好的关键。因为,这正是宝宝学习吃饭的最佳时机。
父母不妨索性给他一把勺,一双筷子,任宝宝在碗里、盘子里戳,一口口地往嘴里送。结果当然是掉到桌上、身上、地上的比吃到嘴里的多得多。
然而不能否认的是,最初宝宝毕竟有一、两口送到了自己嘴里,很兴奋,如果父母及时地夸奖几句,宝宝自己吃饭的兴趣会更浓。渐渐地成功率能更高。有过如此训练的宝宝慢慢就能独立吃饭了。而且,这也是让宝宝体验成功、培养其独立性的开始。
2-3岁大的宝宝不会自己吃饭怎么办?
1、父母要告诉宝宝,吃饭就是吃饭,要规规矩矩地坐在饭桌前,定时定量,不要让孩子养成一边吃饭一边看电视或玩玩具的习惯。
2、正确认识宝宝吃饭的问题,既不要批评打骂,也不必过于心急。
3、就餐气氛要轻松愉悦,吃饭时父母可以和宝宝谈论哪些食物好吃,哪些有营养,唤起宝宝对吃饭的兴趣。
4、不要强迫宝宝吃饭。如果宝宝一时不想吃,过了吃饭时间可以先把饭菜撤下去,等宝宝饿了,有了迫切想吃的欲望时,再热热给他吃。
这样几次过后,宝宝就建立了一种新认识:不好好吃饭就意味着挨饿,自然就会按时吃饭了。
这个方法听着简单,做起来却不容易,因为父母首先要硬下心来,不能总担心宝宝饿,给他零食吃,那就适得其反了。
5、饭桌上的教育只是一部分,父母平时也要有意识地多给宝宝灌输“好好吃饭,长得更快,变得更聪明”之类的观点。
6、如果宝宝成功地自己吃了饭,饭后父母可以陪宝宝玩一会儿作为奖励,让宝宝产生关于吃饭的快乐记忆,以后对吃饭就不会排斥了。
其实,多数宝宝从1岁左右开始就有想拿勺子吃饭的愿望,如果父母能把握住这个关键时机,充分给予孩子练习的机会,许多宝宝到了2-3岁就能完全凭自己的能力吃饭了。